「In science, we must be interested in things, not in persons.」

-- 居禮夫人

居禮夫婦以及他們的愛情與紛爭故事

居禮夫人及居禮先生本書封面

文章由 chiahsinli 發表於

放射性:居禮夫婦以及他們的愛情與紛爭故事

知識通訊評論第 100

出版社: It Books , 2010 年 208

身兼作家兼藝術家的芮德妮絲所寫的這本《放射性》,可不是一般的居禮夫婦傳記。放射現象是過去一百年來,最令人興奮的發現之一,這段故事透過芮德妮絲手繪書的想像力,鮮明地視覺化。想法、科學選擇、研究動機、以及源源不絕的熱情,在她優雅的氰版繪圖中展露無遺;透過作者的文采,仙靈的形體也隨之栩栩如生。

居禮 夫人及 居禮 先生

故事從居禮夫婦相遇前的生活開始著筆,敘述 居禮 夫人在一八九一年,從波蘭抵達巴黎,融入法國學術結構裡的過程。故事接著談到他們對輻射的早期研究,在一九O三年共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(一起獲獎的還有貝克勒 (Henri Becquerel) ),以及 居禮 先生在一九O六年死於街頭 ( 馬 ) 車禍。書本中還談到 居禮 夫人與亡夫的優秀學生朗之萬 (Paul Langevin) 的一段情,以及之後在 居禮 夫人於一九一一年(我們今年正好慶祝百年紀念),因分離出釙跟鐳,第二次獲頒諾貝爾獎時,爆發出來的醜聞。

芮德妮絲展開故事的情節與內容,有技巧又懷著好意。她帶入懸疑感,又選擇描述令人難以忘懷的深情細節。她以輕鬆寫意的詩情畫意,敘述放射性、半衰期與核分裂的概念,並且用這些概念充當隱喻,與主人翁的生命歷程做為對比。這樣寫作的結果,是讓這兩位令人敬畏的科學人物,以及他們的非凡發現,描寫得文采豐富,視覺上也令人著迷。

鐳是自然界最銷魂的元素之一。鐳所散發的輻射,讓發現者本身都驚歎不已,還以抒情方式描述他們分離出來的這種物質,自發而出的發光能源:「這些彷彿懸浮於黑暗之中的閃爍之物,以嶄新的感覺與魅力,攪亂了我們心中一池春水……發光的試管看起來,彷彿微弱的仙光一般。」

發現新元素的故事脈絡,在本書中與當代的應用交織而成。我們瞭解到 居禮 先生早期的壓電效應研究,今日如何應用在測量飲料的咖啡因濃度、治療體溫過低、以及推動噴墨印表機的墨水滴。居禮夫婦的科學成就,也有黑暗的一面。這本書提醒我們,他們發現新元素導致原子彈產生,車諾比核災,以及前任 KGB 幹員李維寧科 (Alexander Litvinenko) 在二OO六年,於倫敦疑似死於釙中毒的事件。

芮德妮絲用來繪製本書中許多影像的氰版繪圖印製法,是經過刻意選擇的。每一張圖畫的透明負片,都被放在塗以化學藥劑的紙張上,經過日光曝曬後,就會衰變成普魯士藍色染料,而負片上的黑暗區域維持乾淨。對芮德妮絲來說,從負片衍生出來的最終圖畫,象徵鐳的微弱青綠色光芒。這個技法也捕捉到 居禮 夫人集脆弱與堅強於一身的特質:氰版繪圖印樣曝光後就會淡化,但是存放在黑暗中就可復原。普魯士藍膠囊則是經過核准,用來治療人體的放射線污染。

( 陳碧霜老師整理提供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