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的革命─從教室出發的革命

學習的革命─從教室出發的革命

導讀人:陳麗如

101.10.31

法國禁止小學生有家庭作業的原因與衝擊 TWNewsService 2012 10 月 18 日

這個決策是總統 Hollande 教育改革政策的一環,因為有些小孩回家後可以得到家庭特別是雙親的教學,有些弱勢父母的家庭則沒有辦法陪小孩子。

關鍵詞是「公平」。目前法國每週小學上課的天數是 4 天, Hollande 提議的改革希望延長到四天半,每天的上課時間拉長到 8:30am-4:30pm ,然後也計畫縮短寒暑假的天數,我們在台灣的國民一定會想說小學老師好可憐,要延長工時了。

第二個關鍵詞是「加人」。
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必須增聘數千位小學老師,而不是剝削既有的老師。
取消小學生的家庭作業並不是一個多新的概念,一個世紀前的美國,在 1900 及 1930 年代,某些學區都曾經出現這樣的主張。但是最精采的部份不在這裡,而在媒體對這項政策的評語。

Business Insider 狠狠的諷刺 Hollande 果然是不折不扣的左派社會主義者,不去解決真正的問題「父母花在陪孩子的時間不夠」上,而是要政府去解決這個問題。
政府更進一步的干涉、花更多的錢,以消滅所有的「不公平」。
接著 Business Insider 說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,雖然 Hollande 說教育部長 Vincent Peillon 會設法找到財源,但講明白就是要「加稅」。這兩點才是整個禁絕家庭作業的真相。

不要以為台灣沒有類似的問題, 2003 年葉高華把當年台大學生的基本資料拿來分析,發現了這個令人不太愉快的事實:『台大學生的父親有 27.9% 是公務員、 49.6% 是企業界的中高白領階級;父親是勞工的只有 6.9% (全國就業人口中,勞工比例約 60 %)、是農民的更只有 1.6% (全國農民比例約 5 %)。另一方面,台大學生的家庭所得,月入 8 萬元以上的佔了 54.2% (高於全國 60 %家庭的可支配所得)。
最後,自己也是台大研究生的葉高華提醒讀者,台大學生不僅大多來自中高白領階級家庭,其學雜費更得到政府的大力補貼(平均每人每年在 20 萬元以上),其實是佔了廣大納稅人的便宜。』
換言之,台大及其他公立大學的學生,極有可能是命好投胎投對人家,而不是真的天生英明神武,而且我們相信今天的情況也是一樣類似。

作家 Will Richardson 為什麼要上學? ( Why School? How Education Must Change When Learning and Information Are Everywhere) 」的震撼彈:

Will Richardson 說到,部落格、維基百科、和雲端協作已經取代傳統教師、教室、校園,成為知識的主要來源;學校和教師已經不像過去一樣握有通往知識的唯一鎖匙。 過去,人們建立學校的前提是因為教師、知識、和資訊是稀少的、被獨佔的 ,但現在狀況已經不同了。快捷的網路讓舊教育模式看起來很多餘。例如, 我們在學校問孩子許多用 google 就可以解決的問題,但我們在課堂上卻不讓他們使用網路。

也就是說,現在的學生和過去學生的最大不同之處,在於連接人群和知識的方式。我們不該再把學校視為一個場域,用來單方向地灌輸那些 150 年前被定義為重要的知識,而是該重新思考:我們讓孩子來學校,到底是希望他們學到什麼經驗、技巧、或知識?舉例來說,由於網路上人人都可編輯、刊登、傳播不同的資訊,而當過多(且不一定正確的)資訊到處流動時,批判思考的重要性就大幅提升了。我們所設計的學校教育,應該要讓孩子俱備更強的過濾與判斷資訊的能力。

佐藤學。《學習的革命─從教室出發的革命》。天下出版。 2012 導讀人:陳麗如• 20121031

•  愛因斯坦:我們不能以昨日思維來解決今日的問題。

•  為什麼孩子從學習中逃走,從 10 萬個為什麼說起。

•  從勉強到學習。

•  勉強的學習裡,尊重辛苦多於快樂,順從多於批判,重視重覆多於創造。

•  學習共同體:教師同僚性,打開教室的門,教師由教育專家成為學習的專家。

•  教學觀摩的重點是學到了什麼,而不是拿著放大鏡挑惕被觀摩者該改進的地方。

•  學習的歷程重點非在教學,而在學習。

•  老師們並不一定要教學! (An educator doesn't have to teach.) 而是該提供學生學習資源和學習環境,並激發學生內在自我提升的渴望。 (Shimon Schocken)

•  小組學習,互惠學習,非小老師關係,互相學習是平等、溫柔的關係。 ( 以本校大鳥小樹、同儕輔導為例 )

•  寧靜革命,老師應該多聽少說。

•  尊重每一個教師所秉持的哲學。

•  教師工作:聆聽、串聯、回歸。

•  家長的參與,家長與老師一起設計課表。

•  分流教育的崩解,能力分組已不合時代。 ( 以德國為例 )

•  教育的平等為「質」的均等。

•  教育不是服務業。 ( 關於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)

•  強烈的國家主義卻也是造成教育混亂的主要原因。 ( 以香港反彈愛國課程為例 )

•  後工業主義社會:從金字塔型到燈籠型的勞動市場結構變化。

•  新自由主義,將教育行政及學校的責任極小化,孩子、家長及教師的「自我責任」極大化是毫無責任感的教育改革。

•  「伸展跳躍學習」,提昇學習的附加價值,一再的減少學習內容和學習量並沒有用。

•  學習須要透過相遇與對話。學習是與自己,與別人,與這個世界的對話。 ( 以自學為例 )

•  內化作用,反思學習 ( 而不是滿足於課前的教學設計 ) 。 ( 以台灣的哈佛幼稚園為例 )

•  芬蘭,綜合高中,同時要求品質與平等,專題研習,複式學級:兩個年級以上的學生編在同一教室。

•  成績的提升則為結果,並非目的。

•  教什麼? Literacy :素養。問問學生,你想成為怎樣的人?

•  能力不平等其實是教育不平等的結果,教育的平等是抗衡社會不平等的最大力量。

•  請老師輕輕的、慢慢地,每一天,我們的腳下踩的都是孩子的夢想。

延伸閱讀:

《為什麼孩子要上學》,大江健三郎,時報, 2002 。

《學校在窗外》,黃武雄,左岸, 2003 。

照片紀錄